希飽產後泌乳諮詢

希飽產後泌乳諮詢

【疑問】塞奶怎麼辦?塞奶怎麼解決?怎麼預防塞奶?

塞奶怎麼辦

相信每位哺乳的媽咪們都同意,最讓人喪失餵母乳鬥志的,就是塞奶了!乳房出現硬塊、無法順利擠奶,不僅自己疼痛難耐,又擔心孩子喝不到奶….我們今天來推薦的主題也是各大社群、PTT、新手媽咪群組常詢問的問題….. 🤜🤛塞奶怎麼辦?八種常見的塞奶原因 首先,來諮詢的媽咪,第一步驟我們要先了解,為什麼會塞奶?了解塞奶原因,我們才能對症下藥💊,並在日後預防再發生🙆 塞奶一定有原因,偶發的塞奶可能跟飲食/壓力較相關😿時常塞奶的媽媽,我們就要考慮到含乳正不正確、擠奶方式、生活習慣、生活模式、家庭支持等等… 👉突然或持續性的壓力/疲勞 催產素的分泌能夠促進排乳反射,排乳反射就是每一條乳腺管自主收縮,幫妳把乳汁往前推。催產素容易受到母親的想法、感覺、及情緒所影響。而好的、正面的感覺可以幫助催產素反射使奶水流出,反之,母體不好的情緒,會抑制催產素釋放,導致排乳不順。 👉乳量太豐沛/延遲移出乳汁 當乳汁供過於求,置放於乳房太久,母乳中的脂肪酸凝結成凝乳塊時,就會造成乳腺阻塞。 👉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吸吮效率差 含乳不正確,無法全面性的移除乳汁,而固定同一姿勢餵奶或擠奶,也會導致部分乳汁沒有被移出而造成塞奶。變換不同姿勢的目的是確保各方向乳汁有被吸吮到,並讓寶寶把黏稠乳汁吸出。 👉擠奶器尺寸不合/吸力不當 👉皮脂腺開口阻塞 乳頭的清潔不佳也會造成乳腺或皮脂腺阻塞,使得出口分泌不通暢。平日洗澡時可以溫水清洗乳頭,保持乳頭乾淨、循環通暢,避免阻塞發生。 👉母乳濃稠結塊/飲食油膩/水分攝取不足 乳腺阻塞是因母奶中的脂肪酸凝結成凝乳塊才會塞住;高油脂的食物造成塞奶機率相對提高,另一種是因體質關係,可能懷孕體重增加太多,身體脂肪高也容易造成塞奶。 👉常見容易塞奶的食物: 全脂牛奶、起司、乳酪、焗烤、糯米類(肉粽、油飯)、蛋糕、巧克力、奶油、手工餅乾、洋芋片、薯條、漢堡、雞排、麻辣鍋、鳳梨酥、芭樂、柿子、未成熟的香蕉、櫻桃等等.. 飲用水量太少,乳汁會變的濃稠而較易塞奶。建議一天攝取量2000~2500c.c.以上,白開水更佳。 👉內衣太緊 穿著有鋼圈的哺乳內衣容易增加得乳腺炎的機率。不管是軟鋼圈還是一般鋼圈,鋼圈的本質就是固定胸部,固定就會造成對乳腺施加壓力,引起乳腺炎。若是擔心乳房因哺乳下垂,建議穿著肩帶較寬款式,支撐力比較夠。 如果乳房大而下垂,且阻塞的部分是在乳房下面部分時。可試著在餵奶時,提高乳房,以幫助乳房下面部分的奶水被吸出來(或使用一小毛巾捲成一小捲軸墊在乳房下) 🤜🤛塞奶如何解決?🙏 塞奶是因為乳管有黏稠乳汁卡住通道,導致後方分泌的乳汁無法排出,而形成局部腫脹/硬塊。有些阻塞點比較深層,會需要靠好幾次的排乳反射去推移凝塊向出口排出,這會花上妳幾餐的時間,很正常。 ❌❌❌絕對不能很用力的把硬塊揉開,這樣反而會讓硬塊更嚴重,乳腺會受傷!塞奶的時候對待胸部應該是要更輕柔,才不會傷害我們的乳腺。 🔺當塞奶發生時,若寶寶願意吸吮,請將寶寶下巴對準硬塊處,多試幾餐,大多硬塊寶寶都能幫妳處理。 🔺使用擠奶器的媽媽,則應先以手擠奶的方式,從乳房前端開始擠,前端軟擠中段,中段軟才能擠後段,若從後面往前推,乳汁全部往前擠,塞奶會更嚴重唷!確定乳腺通暢後,才能用擠奶器輔助奶水移除。 再來,急性塞奶時,媽咪可以在擠奶前,洗熱水澡,讓溫熱水沖背部及肩部,搭配身體前傾晃晃奶,這時排乳反射會增加,邊沖邊擠至硬塊軟化或是乳注出現,就可以暫停出浴室開始擠奶囉!而擠後可以利用冷敷降低表面的溫度與內部壓力,舒緩塞奶症狀及疼痛不適感。 ❌❌❌不可熱毛巾覆蓋住硬塊部位,然後大力搓揉唷! 🌟如果腫脹持續12~24小時沒有改善,就要尋求專業協助🆘,可以先線上諮詢,希飽的泌乳顧問能夠幫妳評估是需要即時安排乳腺疏通或是尋求醫療協助❤️ 線上預約諮詢聊聊天👉 預約諮詢請先提前與我們聯繫 工作室: 新北市三重區中正南路40號1F全時段預約制一對一教學,給媽咪們最放鬆的疏通體驗課程收費標準服務的次數依乳房狀況及需求不同而定,單次NT2500$,居家到府2800$視距離酌收車馬費NT100-500$。課程時間為1.5-2hr,視乳房情況調整

【疑問】乳暈水腫?乳頭水腫怎麼辦?為什麼會乳頭水腫?

石頭奶

很常遇到媽咪們的主訴是:「硬塊用很久都出不來」「我吸乳器已經開最強了奶還是不流出來」去服務時,卻看到又腫又亮的乳暈,心裡想著看來剛剛經過一場大戰…. 乳暈/乳頭水腫大致分以下兩類  暫時性乳暈/乳頭水腫 (擠完奶30分鐘內復原的) 擠乳器在吸放過程造成的短暫真空壓力,會將皮膚吸的較薄,進而造成組織水腫,但還是保有其彈性。  病理性乳暈/乳頭水腫 (擠完奶後超過30分鐘甚至無法復原) 皮膚組織沒有彈性、乳頭乳暈變硬、沒血色 (紫、白)、直徑變大、疼痛 為什麼會導致乳暈/乳頭水腫? 大部分的媽咪常發生的可能狀況如下: 在產後初期的媽咪 因為乳房液體壓力增加 (石頭奶),會使寶寶含乳不當,這時乳頭乳暈還很嫩薄,不久就會發紅變腫 穩定哺乳期的媽咪 在偶發的塞奶時,為了想要趕快把乳汁移出,會較大力的擠壓乳頭乳暈,或是調整吸乳器至較強的頻率,這些做法會使細胞組織水腫,導致受傷發炎 乳暈/乳頭水腫該怎麼辦呢? 首先,我們可以先做前置作業:敷鹽水取約10ml的鹽巴加入200ml溫開水中完全溶解後,將受傷水腫的乳暈用化妝棉濕敷約5分鐘,稍微休息後再做一次,總共10分鐘,利用滲透壓的原理,使水分子被帶出細胞外完成後來做排水的小小運動,擠奶前、中、後都要反覆執行,水腫治療需要非常多的耐心,也需要一段時間復原,絕對急不得喔! 用手指指腹,2-3根手指,放在乳暈上,     輕輕的往胸壁內壓3~5秒 (要壓好壓滿,快速無效)。 壓著的狀態下手指輕柔乳暈 一樣壓著的狀態下輕輕的把乳暈向外撐開 不痛的狀況下可以輕輕往乳頭的方向擠乳 以放射狀方向,每個方向都要執行。 記得慢慢來,不要急   如何預防乳暈/乳頭水腫的狀況呢? 乳暈乳頭水腫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改善,也就是說,因為水腫出口堵住造成的塞奶,也要等水腫消後才有辦法排除,跟前面幾種塞奶比起來,不舒服時間較長的類型,所以呢~最根本的還是要改善它產生原因:太用力擠乳、親餵姿勢不良、擠乳器吸力過強、擠乳器尺寸不對 預約諮詢請先提前與我們聯繫 工作室: 新北市三重區中正南路40號1F全時段預約制一對一教學,給媽咪們最放鬆的疏通體驗課程收費標準服務的次數依乳房狀況及需求不同而定,單次NT2500$,居家到府2800$視距離酌收車馬費NT100-500$。課程時間為1.5-2hr,視乳房情況調整

【疑問】餵母奶胸部會下垂嘛?乳房下垂?

餵母乳胸部下垂

哺乳的好處不在話下,但退奶後的鬆弛,也幾乎無能人倖免。近期也遇到許多媽咪因為擔心乳房變型鬆弛的問題,而害怕哺餵母奶😥 😃但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唷!今天來跟媽咪們聊聊:沒有人不擔心的乳房下垂! 「我退奶後奶會垂對不對😫?」「哺乳很美好,但我不想乳房鬆垮…😭」 乳房下垂是產後相當常見的現象,目前遇到哺乳媽咪退奶後胸型還很漂亮的屈指可數,因為要發現胸部下垂通常都要等到哺乳期接近尾聲才會逐漸浮現,大多媽咪都會忽略這個問題。 乳房為什麼會下垂? 乳房是由肌肉、纖維結構、脂肪在支撐,在正常情況下並不會下垂。隨著我們開始哺乳,脂肪整體會縮小及移動(為了讓乳腺有地方成長)、乳房脹大、體重增加、奶水的重量,使支撐的結締組織被撐鬆,在停止哺乳、乳腺萎縮後,原本存放奶水及乳腺的空間就會空出來,摸起來就會覺得空空的、鬆鬆的。 乳房下垂/胸部下垂?怎麼辦? 產後哺乳要預防乳房下垂,有幾個方法💁: ✅穿胸罩 胸罩可以有效支撐充滿奶水的乳房,讓乳房下緣可以被支撐,皮膚不至於被奶水重量往下拉而鬆弛。而躺臥時乳房是往左右兩側跑,並不會往下掉,所以睡覺時可以不穿沒有關係。 ✅控制體重 胸部脂肪愈豐滿,負擔相對也大,有效控制體重,會使組織比較緊密,下垂就會沒那麼明顯了。 ✅運動胸大肌 運動胸大肌的基礎在於「乳房附著在胸大肌上」,胸大肌愈緊實愈可以充分支撐並固定乳房,避免乳房鬆弛,而當胸大肌比較有力,乳房也會跟著上挺。 ✅飲食 再來,由於結締組織修復過程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及膠原蛋白,所以適度補充也有助於預防下垂唷!例如:豬腳🐷、滴雞精🐓。 ————————————————————————- 哺乳是天性,也是給寶寶最好的禮物,但也別忘了愛自己❤️努力維持想要的體態唷! 預約諮詢請先提前與我們聯繫 工作室: 新北市三重區中正南路40號1F全時段預約制一對一教學,給媽咪們最放鬆的疏通體驗課程收費標準服務的次數依乳房狀況及需求不同而定,單次NT2500$,居家到府2800$視距離酌收車馬費NT100-500$。課程時間為1.5-2hr,視乳房情況調整

【知識】不愉快的母乳反射(D-MER)-母乳憂鬱症

在聊聊D-MER以前,你們知道什麼「多巴胺」嗎? 什麼是多巴胺?有什麼影響? 多巴胺是一種腦內的分泌物,它負責傳遞快樂、興奮情緒的功能,所以多巴胺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大家都知道,哺乳期中很重要的激素叫做「泌乳素」,負責奶水持續產出。而偏偏多巴胺會抑制泌乳素釋放…所以多巴胺在哺乳期必須「下降」以便泌乳素升高使哺乳順利。 什麼是不愉快的母乳反射(D-MER)呢? D-MER就是多巴胺下降過多,導致產生負面情緒的症狀。特徵:在哺餵母乳時,突然感到煩躁不安或是產生消極的情緒,但持續不超過幾分鐘。D-MER是一種生理反射,而非心理疾病,跟產後憂鬱症是兩回事。常見的症狀包含:反胃、噁心、焦慮、恐懼、易怒、絕望、情緒不穩 如何改善不愉快的母乳反射(D-MER)呢? 尋求醫療資源:尋求醫療諮詢、諮商支持,一旦媽媽們了解到自己不孤單,並認識到這是一種生理反應,才會放下對自我的譴責,而不會因此過早離乳。 陪伴與關心:產後媽咪們經歷了孕期的不適、產程的緊張害怕、產後的身體及心理修復、哺乳期的不適與疲勞,這時候家人的陪伴和關心其實是最能鼓勵和減輕媽咪的母乳憂鬱症特效藥哦! 預約諮詢請先提前與我們聯繫 工作室: 新北市三重區中正南路40號1F全時段預約制一對一教學,給媽咪們最放鬆的疏通體驗課程收費標準服務的次數依乳房狀況及需求不同而定,單次NT2500$,居家到府2800$視距離酌收車馬費NT100-500$。課程時間為1.5-2hr,視乳房情況調整

【疑問】怎麼追奶?如何追奶?親喂追奶?瓶喂追奶?

這次來聊聊眾母親們一定會諮詢到的話題-如何追奶!「追奶」二字常給媽咪錯誤的印象,好像母奶要多到塞滿冷凍庫才足夠。其實,奶量和寶寶達到供需平衡,有多少吃多少才最理想。 一直沒有打相關文章,是因為奶量這件事情,真的受影響因素非常多哺乳情境百百種,加上每個媽媽都是獨立個體,無法以偏概全…所以今天先就「瓶餵」與「親餵」兩種哺餵觀點方式作簡單切入討論,個別詳細問題,歡迎預約課程討論唷!以我幫助媽咪們追奶的成功經驗 追奶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足夠健康的母體 生理機能身體健康是哺乳正常的「基本」條件,當妳沒有健康的身體,要維持正常的哺乳是很難的事情。當母體患有慢性疾病或是在分娩時失血過多、難產、剖腹產、產後感染等,都會導致自身營養嚴重缺乏,初期很難維持正常哺乳。 心理機能哺乳時的情緒變化,會通過神經反射影響乳汁的分泌與排出。也就是說,相較於快樂哺乳的媽媽,情緒處在焦慮、煩惱、恐懼、不安的母親,乳汁分泌量較少。因此,除了充分休息外,哺乳期保持精神愉快、給自己足供自信心、家人的配合與鼓勵,都是在追奶期不可避免的要素喔! 🔸充足的水分 到底一天要攝取多少cc?萬變不離其宗,母乳約90%的成份是水,建立足夠的液體量絕對是追奶第一要件,水分攝取不足不會影響乳汁內成分結構,但會影響母體造乳機能,影響乳汁生成。如果覺得自己的奶量不足,就先試著多補充水分,建議每日攝取2000~3000cc的水分,足夠的水分能夠幫助泌乳,同時也能維持媽咪身體新陳代謝。可以在每次擠奶前後,慢慢喝一杯馬克杯(約200-300cc)的溫開水,有助於提升奶量。由於攝取比身體所需還要多的水分,並不會使母親的乳汁分泌量增加,(千萬不要強迫自己飲水過量)如果口腔濕潤,沒有便秘的問題,尿液也成淡黃色或是清澈無色,應該就有攝取足夠的水分了喔! 🔸額外增加擠奶的次數與量 為什麼全親餵更能快速達到供需平衡?依寶寶需求頻繁親餵,刺激腦下垂體分泌奶水,奶量自然就會增加。以純親餵來說,一天合理的餵奶次數約6至12次甚至更多,因為寶寶胃容量小,可能1至4小時就需要餵奶。有時候寶寶也可能更快就餓,那就必須更頻繁餵奶,要知道這本來就是常態。總歸以寶寶需求為主,而不是要寶寶去迎合我們想要的餵奶時間。 瓶餵的寶寶,在醫院或是月子中心大多四小時餵奶一次,所以瓶餵的媽媽,都會被誤導成「四小時才要擠奶」,這樣的作法會導致初期刺激不夠,乳汁量建立不起來。純瓶餵建議的追奶方法是:一天擠6~12次奶,單次擠奶不超過半小時(乳房也需要休息),平均大約2~3小時擠一次奶白天不超過4小時擠一次奶,半夜不超過6小時擠一次奶(2小時擠55ml,會比4小時擠100ml來的有效果喔)半夜泌乳激素高,產後前兩個月內在半夜兩點到四點間擠奶,有助於乳汁分泌(但如果妳已經很疲勞,請以睡飽為主,否則也是事倍功半!)當奶量已建立起來後,再依個人需求調整擠奶次數。但睡前與剛起床時必須擠奶,以防塞奶。 🔸確實且有效率的移出乳汁 泌乳回饋性抑制物(Feedback Inhibitor of Lactation;FIL)白話文-抑乳素顧名思義,它是一種會抑制乳汁分泌的東西~(以保護乳房免於過度腫脹的狀況)抑乳素存在於母乳當中,如果乳房內含大量的乳汁,會使抑乳素含量增高,便會減緩乳汁的製造。因此,當乳汁被移出乳房,等於此抑制物質也被排除,就會促使乳房再製造出更多母乳。這也是為什麼當妳想要維持足夠的乳汁,必須頻繁且有效地將母乳移出乳房(哺餵或擠奶)的主因。以上是跟奶量提升有關的資訊,若有其他個別性問題,歡迎預約做深度諮詢。 預約諮詢請先提前與我們聯繫 工作室: 新北市三重區中正南路40號1F全時段預約制一對一教學,給媽咪們最放鬆的疏通體驗課程收費標準服務的次數依乳房狀況及需求不同而定,單次NT2500$,居家到府2800$視距離酌收車馬費NT100-500$。課程時間為1.5-2hr,視乳房情況調整

【疑問】產後初期脹奶?產後幾天脹奶?脹奶怎麼舒緩?

各位媽咪們有沒有經歷過一種酷刑…👹它在產後悄悄的來~在產後第3天給妳很痛的一擊,然後妳就會喊著:「我想要退奶!」(點頭點頭點頭😳) :「為什麼產後胸部會脹脹的?」:「胸部脹脹的怎麼辦?」:「充盈期脹奶該怎麼做?」 這其實是大部分媽咪都會有的產後生理現象~所以不要擔心!! 為什麼產後3-7天胸部會脹脹的? 產後頭幾天,雖然乳房整體軟軟的,但已經開始分泌乳汁,當分泌奶水增加時 (大約是產後第3天),會覺得乳房「整顆」熱熱、重且硬。但這時奶水流出是順暢的,可以看到奶水由乳頭滴出,這是正常的脹奶,很多媽咪會上網google「塞奶」這個關鍵字,反而會使情況更糟,因為看起來相似,處理起來是完全不同的喔!正確來說!這是乳房的充盈期(脹奶) 那充盈期胸部脹脹的怎麼辦? 我都會跟媽咪們比喻,乳房充盈,像是妳的腳踝拐到腫起來一樣,腫脹的是乳腺組織,而不是乳汁,所以……..這個時期,不能夠熱敷、按摩,發奶物要暫停,只能夠冷敷舒緩並讓嬰兒多吸奶以移出奶水。 市面上有很多類似的冷敷墊,或者網路上也會有很多的冷敷方法但我們推薦各位媽咪一個好用又實惠的方法……請去藥局買退熱貼使用,既簡單方便又便宜 預約諮詢請先提前與我們聯繫 工作室: 新北市三重區中正南路40號1F全時段預約制一對一教學,給媽咪們最放鬆的疏通體驗課程收費標準服務的次數依乳房狀況及需求不同而定,單次NT2500$,居家到府2800$視距離酌收車馬費NT100-500$。課程時間為1.5-2hr,視乳房情況調整

【疑問】什麼是小白點?小白點怎麼辦?小白點症狀?

小白點怎麼改善?
找找家中的橄欖油、生理食鹽水,敷在乳頭乳暈大約10分鐘
讓白點軟化,再用無菌的綿棒或紗布,在白點表層輕擦,
若是水泡型,則有機會將它摩擦出孔洞,
一看到乳汁自動冒出,開始讓寶寶吸或是手擠奶。

讓寶寶多方向吸吮,寶寶吸吮前,可將卵磷脂敷在白點上一樣10分鐘乳化,
擦掉後開始吸,被吸出的機率會提升。

【知識】初乳與成熟乳的差異

前一陣子接到同為護理出身的媽咪,也是本科直屬的學妹,每個問題都相當深入,談討的都是生理或心理問題的緣由,所以今天就來為大家說明不同階段的乳汁有什麼差別? :「初乳好還是成熟乳好?」:「前奶好還是後奶好?」:「為什麼比較好?差在哪裡?」 所以今天!我一定要來跟大家聊聊:不同階段的乳汁有何差異? 初乳 顧名思義就是是指媽咪們產後大約3-5天內分泌的母乳,顏色相對往後的奶水比較黃、比較濃稠,含有比成熟乳有更高比例的蛋白質,以及對寶寶非常棒的免疫因子,因為剛出生的寶寶很脆弱、抵抗力低,所以初乳是提升寶寶初期免疫力的大功臣唷‼️能夠保護他對抗大多數日後會遇到的細菌和病毒,是不是很棒呢?那初乳裡面還有什麼成分呢? 免疫球蛋白 哺乳類動物存在5種免疫球蛋白:IgA、IgD、IgE、IgG、IgM人的初乳中以IgA為主,主要存在於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黏膜、唾液、淚液,可以抑制細菌及病毒的附著。而初乳IgA的濃度是之後成熟乳的100倍以上唷!這樣聽起來,就知道它超級厲害吧! 乳鐵蛋白(Lactoferrin) 乳鐵蛋白是主要存在於乳汁中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會跟鐵結合,並且透過血液運送到全身。而鐵呢❗是壞東西(細菌、病毒)的重要營養素,所以説,當乳鐵蛋白把鐵搶走了以後,壞東西就沒有足夠的鐵可以生存繁殖,就不容易生長了。 寡糖 寡糖是腸道內益生菌的食物,能夠幫助好菌生長,可以阻止有害物質黏附在寶寶的腸道並抑制腹瀉。 生長因子 生長因子是由胺基酸組成的複雜分子,也有分成很多種,包含表皮生長因子、成長因子、胰島素生長因子等等數十種,總而言之,生長因子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功能蛋白,它也是驅動著細胞生命的基本要素。 抗氧化 初乳的抗氧化作用也是另一個強化免疫系統的機轉,透過消除體內的自由基,產生對抗發炎的作用,尤其對於易受到氧化壓力傷害的早產兒特別的重要❗ 成熟乳 產後14天的乳汁稱為成熟乳,如果説初乳是奠定健康的基礎那成熟乳代表的就是:營養成分穩定成熟乳富含適合寶寶的蛋白質、脂肪、寡糖、維生素、礦物質等,尤其是蛋白質維持在一個相當恆定的水平。 脂肪 母乳中脂肪是重要的熱量來源,另外還有大量的膽固醇。脂肪是神經系統發育的必須營養、也是細胞分化中重要的組成成分。 碳水化合物 母乳第二個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是以乳糖的形式存在,能夠提供寶寶能量,讓他呼吸、吃飯、哭泣、扭動、學習、成長和發展。 蛋白質 成熟乳中以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為主,乳清蛋白好吸收,也因為如此,母乳寶寶的便便大多比較水,也容易有飢餓感。蛋白質是肌肉和骨骼發育的基本要素,隨著寶寶長大,母乳中的蛋白質含量逐漸降低,所以六個月大以後的嬰兒應從其他食品獲得外部的蛋白質,促進正常發育生長。 『90%的成熟乳是由水組成的,這也是建議六個月內純母乳寶寶不需額外喝水的原因唷!』 成熟乳的熱量約為65-70卡/100毫升,足以提供寶寶快速生長,而成熟乳在哺乳的第一年中,營養成分會逐漸的下降,所以建議寶寶六個月大時,應在寶寶的餐食中加入副食品,以補充額外營養,但❗母乳仍可提供長達兩年的重要營養物及生長因子給孩子唷❗ 前奶與後奶的差別 大多認為在每次哺餵母乳最開始,成熟乳看起來較稀、較水的稱為前奶;隨著哺乳的進行,乳汁會逐漸變的濃厚,稱為後奶。脂肪會在餵奶過程中慢慢增加,並在大約30分鐘後,隨著乳房再次分泌新乳汁而減少。 也就是説:在一天中的某些時間,前奶的脂肪含量是有可能高於當天其他時間後奶的脂肪含量❗因為,寶寶不會去計算這餐我要吸取多少前奶多少後奶呀! 『一旦母乳成熟,不管寶寶吃奶頻率如何,媽媽都會在24小時內提供寶寶同樣多的脂肪。』 不用再去糾結,他都只吃10分鐘,會不會都只喝到前奶沒有後奶了,因為營養素是會隨著寶寶吸吮去做平衡調整的唷!👏超級厲害的人體機制吧! 預約諮詢請先提前與我們聯繫 工作室: 新北市三重區中正南路40號1F全時段預約制一對一教學,給媽咪們最放鬆的疏通體驗課程收費標準服務的次數依乳房狀況及需求不同而定,單次NT2500$,居家到府2800$視距離酌收車馬費NT100-500$。課程時間為1.5-2hr,視乳房情況調整